首页 生活百科 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翻译(这首诗的全部内容赏析)

扫码手机浏览

摘要:《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

写清明最好的古诗,晚唐大诗人杜牧的《清明》!

杜牧的这一首七言绝句,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清明这个节气,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恰逢清明,我们就重新认识下杜牧的《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趣元素】#虹吸式马桶下水慢没有吸力#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节的89737719时候,诗人不能够跟家人团聚,一起上坟扫墓,或踏青游春,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赶路,心里已经不是44491639滋味。

况且,天也不做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牙刷#

心境更加凄迷纷乱。#鹅膏菌能吃吗#40768214何排遣愁绪呢?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可酒家在66016567哪里呢?便向86253424路旁的51264359牧童打听,顺着9155647牧童手指的方向26222213,只见在99064033一片红杏盛开的63207169树梢,隐隐约约能看到酒家的83718013影子。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诗人如何避雨,排遣愁绪,都留给我们读者自己去想象了。#张镐濂#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7074419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在69678777清明前两天的67656447寒食节,往往有96304723“疾风甚雨”。若是51516424正赶在74505250清明这天下雨,便叫“泼火雨”。诗人遇到的82112052便是52092705这个日子。

诗,直到现在还属于68827618流行的27922659文体,但77825380因其创作难度和50325792字数的17047869限制,过7133984816746222中唐后就不可避免地95741320没落了58408595#毛衣#唐代之后,以作诗闻名的67448207诗人已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1103179933870075词。

然而,在80113186“将星陨落”的36940605晚唐,却有90544581两个人重新扛起诗歌的80421685大旗,一度再现盛唐时期的84376671辉煌,这便是有36608705小李杜之称的83309904——李商隐和99584897杜牧。

在古代,文学创作与求仕途结合地比较好的,杜牧要算其中一个,两者结合达到最高境界的要数宋代欧阳修。

才子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赚钱兼职#

太和74625390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3011504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36593188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与48285678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89100439李白与5414385杜甫。

杜牧以诗见长,但3681089644156418不局限于35316075作诗。早年,他13837787专注于59937761政治和67714730军事,专门研究过83066610孙子,写过90876914十三篇《孙子》注解,这个作品也56699996被他认为是61098164自己最19299992好的71849762作品。同时,他73242474作赋写文,在93341229文学世界里畅游。

我们高中时学的《阿房宫赋》,是杜牧23岁时写的。

牛李党争,付诸一生

杜牧纵然天才降世,也难免在俗事中耽搁沉沦。

牛李党争,指的75226570是唐中晚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79803376为领袖的58225617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42768346为领袖的13953838李党之间长达40年的51358672争斗。

以杜牧的才华和政治背景,原本可以在政坛实现更大的抱负。但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30岁的87218764时候,杜牧得到牛僧孺赏识,在65115347朝廷任要职。与56247994此同时,便是99639059李党对他4607305329526005打压。整场党争,杜牧在81546249夹缝中生存,处境艰难,这一过33364061就是45620732整整几十年光阴。

21697713而毕竟才华是20652280抹杀不了8765366691186043。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虽然8530231749634009政治上未能实现抱负,但18561198杜牧一生为官尽忠职守,体恤百姓,得到了50580614后世极高评价。

他在文学尤其是诗歌上的光辉成就,一度为诗的没落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