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时期,当时总共拥有着15个加盟共和国,根据当时的宪法,加盟共和国是有权利选择退出联盟的。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克兰以及各种斯坦等国在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但是苏联时期却留下了很多权利真空带,致使苏联解体之后民族矛盾变得异常严重。【趣元素】 尤其是在高加索地区,这个民族、宗教等成分及其复杂的地区。 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州(纳卡)以及周边地区的归属权,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个也是争执不休了多年。
在
苏联时期纳卡州(亚美尼亚人占主体)是 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下辖的 自治州,但 苏联解体之际,自治州和 周边地 区希望与 亚美尼亚统一,但 被苏联和 阿塞拜疆拒绝,后又宣布独立(至今依旧事实独立,国际上均视为阿塞拜疆领土),引发了 两国武装冲突。1994年5月,在 俄罗斯等 外部势力协调下,两国才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双方就纳卡问题依然 争执不下,小规模的 冲突持续不断。如
今纳卡地 区是 一个不被国际承认的 “纳卡共和 国”,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5万,亚美尼亚人约占90%。 这个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的 地 区,长期以来都归属于 阿塞拜疆,这样的 行政划分是 怎么来的 ,又是 怎样成为双方心结呢?▲纳卡地区(纳卡共和国)所在的位置,包括原纳卡州和亚阿两国的边境地区
一、纳卡最早归属谁
外高加索地
区,即高加索山脉的 南麓地 带,这里有 高耸的 山地 作为屏障,地 理位置重要,可以作为战略屏障。自古以来外高加索地 区就是 大国争夺的 目标。虽然
亚美尼亚人早就形成了 自己的 民族,但 是 由于人口少实力弱,他 们在 早期被波斯人征服,成为古代波斯帝国的 一个行政区。公元前331年,马其顿的
亚历山大大帝率领东征,波斯逐渐败下阵来,亚美尼亚地 区归属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马其顿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其中亚美尼亚地 区划给了 塞琉古。公元前198年,罗马人入侵塞琉古王国。前190年,在
罗马和 塞琉古的 交锋中,亚美尼亚人宣布独立,建立起亚美尼亚王国。全盛时期的 亚美尼亚王国,领土包括从里海到地 中海的 广大地 区。▲亚美尼亚王国的疆域图
但亚美尼亚王国的
辉煌并没有 持续太久。此后罗马人和 波斯为了 争夺外高加索地 区,进行了 多达2个世纪的 交锋。亚美尼亚实力弱无法抵御外族入侵,西部成为了 罗马的 保护国,东部成为了 波斯人的 势力范围。当时波斯信仰拜火教,获得亚美尼亚大部分地
区统治权的 波斯人,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拜火教。为了 不被同化,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基督教国家。从此,基督教在 亚美尼亚的土地 上扎根。与
亚美尼亚民族相比,阿塞拜疆民族的 形成则相对较晚。外高加索东部的 里海沿岸地 区,外泄的 天然 气遇火燃烧,形成了 类似于 火焰山一般的 火焰。在拜火教盛行的 波斯,火被视为神物,该地 名被命名为阿塞拜疆,即受火庇佑的 土地 。▲阿塞拜疆和波斯一样,曾经信仰拜火教
阿塞拜疆当地
居民受波斯文化的 影响,信仰拜火教,在 波斯语的 基础上产生了 古阿塞拜疆语,为阿塞拜疆民族的 形成奠定了 基础。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建立起帝国,开始对外扩张和传播伊斯兰教的
步伐。公元663年,波斯地 区被占领,在 阿拉伯人的 影响下,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改信了 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兴起后,西亚、北非及高加索的
大部分民族都皈依伊斯兰教,但 亚美尼亚人则是 个例外。阿拉伯帝国灭亡后,后来的波斯萨法王朝、奥斯曼帝国等 伊斯兰势力频繁染指亚美尼亚地 区,到公元16世纪,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和 波斯瓜分。其中,包括纳卡地
区在 内的“东亚美尼亚”被波斯占领,纳卡地 区被纳入波斯的 一个行省。奥斯曼则占据了 黑海沿岸地 区的 亚美尼亚西部。▲波斯萨法王朝时期的地图
波斯和
奥斯曼都是 伊斯兰国家,因此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成了 伊斯兰势力的 眼中钉。在 当时,阿塞拜疆人主要生活在 里海沿岸的 平原地 带,而亚美尼亚人主要生活在 高加索的 山区,为了 打压异教徒亚美尼亚人,波斯鼓励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 阿塞拜疆人移居到西部山区。经过
数百年迁移,在 平原向 山地 过 渡的 地 带(纳卡地 区),阿塞拜疆人逐渐取代亚美尼亚人,成为了 当地 的主要民族。二、沙俄分而治之引起矛盾
从17世纪开始,高加索山脉南麓新增了一位大国玩家—沙俄。为了
寻找温暖的 出海口和 山脉作为国家安全的 屏障,沙俄开始向 南扩张。当时,黑海是
奥斯曼帝国的 内海,高加索山脉和 里海是 波斯帝国抵挡北方势力入侵的 屏障。沙俄在 这一地 带扩张,就不可避免地 与奥斯曼和 波斯两大伊斯兰强国发生战争。为了
夺取黑海,沙俄和 奥斯曼进行了 两个多世纪的 “俄土战争”。19世纪初,经过 了六次俄土战争,沙俄夺取了 黑海北部的 克里米亚半岛、以及高加索地 区的 格鲁吉亚。为了
夺取高加索地 区和 里海,沙俄和 波斯爆发了“俄波战争”。实力孱弱的 波斯帝国无力抗争,与 沙俄签订《古利斯坦条约》(1813)和《土克曼恰伊条约》(1825),被迫将东亚美尼亚地 区和 北阿塞拜疆地 区(今阿塞拜疆的 国家雏形)割让给沙俄。▲俄波战争后的高加索形势
在确立了
黑海和 里海一带的 统治后,沙俄开始实行民族分离政策。沙俄信仰基督教,因此选择扶持信仰基督教的 亚美尼亚人,打压信仰伊斯兰教的 阿塞拜疆人。在
当时,经过 数百年的 移民,纳卡地 区已成了 阿塞拜疆人的 主要聚集区,但 沙俄鼓励亚美尼亚人大量迁入这里。在 沙俄的 支持下,他 们大肆驱逐阿塞拜疆人。因此纳卡地 区的 民族成分再一次发生逆转,“回家”的 亚美尼亚人逐渐取代阿塞拜疆人,成为了 当地 的 主体民族。在
亚美尼亚人看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 亚美尼亚人居住的 地 区,而阿塞拜疆人则认为自己已经在 这里居住了 几百年,亚美尼亚人早已放弃了 这里,阿塞拜疆人才是 这里的 主人。这正是 两个民族冲突的来源。三、苏联的民族政策激化矛盾
通过
多次扩张的 沙俄虽然 获得了大量领土,但 由于 封建农奴制得到保留,农奴主和 农奴之间的 阶级矛盾尖锐。沙俄国内的民族成分和 宗教成分纷繁复杂,导致民族宗教矛盾也 十分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
宗教矛盾相互交织下,沙俄接二连三地 爆发革命。1904年,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及旅顺大连港这一温暖港口,俄日爆发战争,日本最终战胜了 沙俄。▲日俄战争漫画
战争失利激化了
沙俄国内的 社会矛盾。1905年爆发革命,高加索地 区的 人们也开始了 轰轰烈烈的 独立运动,但 都遭到了 沙俄的 镇压。1914年一战爆发,沙俄加入协约国阵营作战。长期的 战争让经济面临崩溃,社会矛盾再次激化。1917年2月沙俄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 沙皇。随后在 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当时的
政权面临严重困难,国内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在 西方的 支持下疯狂反扑,境外面临着同德国和奥斯曼作战。为了 退出战争,1918年1月,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与 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 约》,承认外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 格鲁吉亚)独立。后来,在
同盟国的 败局已定的 情况下,外高加索三国在 苏俄“帮助”下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 格鲁吉亚以加盟共和 国的 身份加入苏联。外高加索地
区民族宗教成分复杂,三国加入苏联之后,当地 人原本希望苏联能够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但 苏联却使得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外高加索三国所在的位置
沙俄时期,纳卡地
区的 居民已经从阿塞拜疆人为主,变成以亚美尼亚人为主,当地 居民希望回归亚美尼亚。1921年,苏当局以民族自决为由将纳卡地 区划归给亚美尼亚。然 而,考虑到苏联西南部面临着 土耳其等 伊斯兰势力,把纳卡划给亚美尼亚,势必会埋下边境地区不稳定的 因素。出于
安抚伊斯兰势力并稳住南部边陲的 需要,亚美尼亚人因人数少而成为了 大国博弈的 牺牲品。1923年,苏联对行政区做了 划分,将纳卡地 区划给阿塞拜疆,成为“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 国”的一个自治州。这次划分引起了 当地 亚美尼亚人的 强烈不满,也 为苏联解体后亚阿两国的 争端埋下伏笔。四、苏东剧变引起战争
在
苏联成立初期,在 强势的 苏联当局面前,亚阿矛盾只是 暂时搁置,但 从来没有 得到真正解决。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陷入经济危机。在 经济危机打击下,境内的 种种社会危机也 浮出水面。在 外高加索地 区,亚阿就因纳卡地 区的 归属爆发冲突。1988年2月,纳卡自治州政府以当地
居民以亚美尼亚人占多数为由,要求划归亚美尼亚管辖。亚美尼亚答应了 这一要求,但 却激怒了 阿塞拜疆。此时苏联即将土崩瓦解,已无力处理亚阿之间的
冲突。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亚美尼亚和 阿塞拜疆相继独立。然 而解体留下的 权力真空,让外高加索这一民族成分复杂的 地 区陷入了 动荡。随着
纳卡地 区宣布独立,纳卡问题也 由冲突升级为战争。直到1994年5月12日,双方才在 国际调停之下达成脆弱的 停火协议,但 彼此的 敌对状态依然 没有 消除。战争后,纳卡地区既没有成为亚美尼亚的领土,也没有成为阿塞拜疆的领土,而是成立了事实独立的共和国。
▲阿塞拜疆纳卡州(红色)和纳卡共和国(蓝色)的范围
纳卡的
居民以亚美尼亚人为主,独立背后的 支持势力是 亚美尼亚。战后亚美尼亚部队依然 在 纳卡地 区驻扎,两地 使用同一货币。因为亚美尼亚实力较弱,且 被伊斯兰国家包围,地缘环境不利于承认纳卡共和 国独立,因此亚美尼亚选择了 默认。从阿塞拜疆来看,尽管国际上依旧将纳卡地
区视为阿塞拜疆领土,但 阿塞拜疆已失去了 对该地 的 实际控制权,纳卡的 独立破坏了 阿塞拜疆的 主权和 领土完整,阿塞拜疆从没有放弃过 收回纳卡地 区的 努力。▲2008年,亚阿双方在俄罗斯调停下再次签署和平,但没有改变两国的关系
军事战争会给双方带来难以接受的
成本,两国已经不可能诉诸战争,但 纳卡问题的 存在 ,导致了 两国至今依然 在 各领域处于 敌对状态,纳卡的 前途问题成了 两国的 死结。直到今天,两国一直没有
建立起外交关系,两国边境线依然处于 关闭状态,外国游客无法从一国进入另一国。敌对程度不仅在 经济和政治领域,在 文化体育领域更是 如 此,例如 ,亚美尼亚运动员无法前往阿塞拜疆比赛。亚阿两国“不战不和”的状态,不仅影响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更影响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的和平与稳定。